What's happening in Intra Asia

 

Eng

繁體

简体

如何建立“好邻居”形象?中日韩面临挑战

围绕着东海(East China Sea)而坐落的,是三个时常争吵不休的国家------中国、韩国和日本。在这三个国家的环绕下,东海仿佛几乎成了一片只有这三个“邻居”共享的“庭院”。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日本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国;而韩国则是过去50年以来,全球最伟大的经济奇迹之一。

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这三国彼此之间都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并且,已经有大量事实证明,这三国对彼此都怀有深刻的仇恨。这是一份因为70多年前所发生的事情而结下的仇恨,虽然,如今大部分的当事人辞世已有多时,可是直到今天,这份仇恨仍然根深蒂固。

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频道(BBC World Service)在2014年所做的一项全球民意调查显示,在日本,认为中国国家形象正面的民众占比只有3%,而持负面看法的民众比例则达到了73%之多,这让日本成为了世界上对中国印象最差的国家。而在中国,对日本国家形象持积极态度的民众只占5%,而消极评价的比例更是高达90%,这也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对日本印象最差的国家。

同样在2014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独立民意调查机构及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所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有85%的民众担忧,本国与中国以及其他邻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最终会引发军事冲突。且不论日本,中国对于本国国内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分离主义势力,也在持续展示出军事威胁。

不过,即便两国之间存在着争端,中国和日本也还是在不断寻求改善彼此关系的。双方均表示,未来将会把目光聚焦在共同推动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之上,并且也释放出愿意让两国关系“重回正轨”的信号。

中日两国已经开始了在一系列领域内的合作,其中包括促进全球贸易发展;推动亚洲地区经济活动的增长;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上携手合作;并且建立起海事及航空领域的通信系统,以便改善和加强沟通联络。在2018年,中日双方还承诺将会进一步深化两国的关系,并且也在中美贸易战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在朝着显著改善的方向发展”。

虽然,中日关系出现了回暖的趋势,但是另一边厢,日韩关系则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挑战。早前在7月,日本对韩国实施贸易制裁,限制向韩国出口在智能手机和电视机显示器及半导体的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3种材料。此举造成了双方关系的紧张态势进一步加剧。

日本之所以会对韩国实施贸易制裁,是源自于1910至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半岛期间,日本企业曾经强征数百万名朝鲜半岛居民,送往日本充当劳工。去年10月,韩国大法院(即最高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要求涉事的日本企业三菱重工赔偿强征劳工的受害者。而日本政府则认为,根据两国在1965年所签订的《日韩请求权协定》,类似的索赔问题“已经解决”,并于今年6月要求韩国成立第三国仲裁委员会,针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且在7月份之前给予答复。但是,韩国一方表示不接受日方的要求,并且在截止时间到来后,仍未向日方给出答复。

这些遭日本强征的韩国劳工,最早曾经在日本提起索赔诉讼,但最终败诉,后来又于2005年在韩国再次提起诉讼,但一审、二审均告败诉。而之所以屡屡败诉,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日韩两国在1965年恢复邦交时所签署的《日韩请求权协定》。该协定的全称是《日本与大韩民国关于财产及请求权相关问题的解决以及经济合作的协定》,其中规定日本向韩国提供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并且双方确认“关于两缔约国及国民(含法人)的财产、权利和利益以及两缔约国及国民之间的请求权的问题”得到“完全和最终解决”。

直到2012年,韩国大法院推翻二审判决并发回重审,本案才迎来了转机。韩国大法院认为,《日韩请求权协定》是国与国之间的协议,并不妨碍原告的个人请求权,因此对这些遭受日本强征劳工的受害者的索赔权给予支持。然而,日本政府与日方被告则坚称,依据《日韩请求权协定》,韩国劳工的请求权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因此原告无权再向日方索赔。

除了与日本之间的“恩怨纠葛”剪不断,理还乱之外,韩国现在也正面临着来自中国方面的影响。中美两国是韩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并且,出口在韩国GDP当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超过了50%。而如今,中美两国爆发了贸易战,这对于韩国未来的贸易和经济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或许,贸易战会为韩国带来一些有利因素,但不利因素无疑更令韩国忧心忡忡。

目前,对于韩国而言,最大的忧虑莫过于被中美贸易战“拖下水”。韩国的经济以出口贸易为重要支柱,因此对于外部需求的任何变化和冲击都格外敏感。

另一方面,从贸易战这面镜子当中,韩国仿佛看到了自己。由于韩国的出口产品种类与中国的十分相似,比如钢材和电子产品等,所以韩国也担忧,美国针对中国进口产品所实施的贸易壁垒和关税,将来有一天也会落到他们自己的头上。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中韩两国政府都有通过操控汇率的手段来达到扩大出口的目的的嫌疑。因此,在特朗普的眼里,来自韩国的进口产品与来自中国的一样,都是反倾销税的主要征收目标。

更有甚者,如果未来中美贸易纷争的局势进一步升级,演变成为一场范围覆盖全球的超大型贸易战的话,韩国这种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更是有可能会陷入增长停滞的泥沼。

比方说,若是今后,中国、美国和欧洲都被卷入贸易战当中,并且彼此相互放出加征关税的“大招”,那么全球贸易量的萎缩幅度预计将会达到6%左右。

而假如上述猜测变成现实,韩国未来也许将承受高达36.7亿美元的巨额损失。这相当于该国2017年全年出口总值的6.4%。实际上,单单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就已经很有可能会扰乱韩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如果贸易战的规模扩大至全球,那对于韩国的冲击之大自然更不用说。

不过,中美贸易战除了会为韩国带来一些“挑战”之外,也会为该国创造出一些“机遇”,而善于把握机会,便能够让该国从中获益。目前,韩国是拥有着一些优势的,其中一个就是,该国与中国和美国都分别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

而由于与中美双方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因此,现在中美爆发贸易战,这对于韩国而言反而意味着一次良机------一个有望在未来促进本国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机会。这是因为,韩国可以籍此充当起中美之间的“中间人”的角色,在贸易战之中为两国的贸易提供一个虽然迂回,但是却可以规避关税的途径。

举个例子,来自中国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可以透过这种方式先出口至韩国,并且在当地进行加工或是组装,最终制成成品,这样就能够使一项本应是产自于中国的产品,摇身一变成为原产地是韩国的产品。并且,当该产品进口至美国市场时,这样的过程也是完全符合进口协议的。

此外,在2017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同时会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并且将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中国将会对外国投资进一步开放市场。而这对于韩国来说也是一个契机,韩国或许可以借此机会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

再者,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和欧洲等,在与中国就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BIT)而进行的谈判上,进度极其缓慢,多年来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而韩国可以把握时机,成为未来中国市场开放和自由程度更上一层楼后的第一批外国投资者。

当然,这些都是纯属假设。往日,中国曾经在国际社会上广泛获得过各方的好感,而现在,世界各国却眼见着中国的态度和立场变得日益强硬。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中国能够“发动攻势”,主动迎合国际社会,并且真正地赢得一批国家的欢心,否则,中国或许将难以再次如同过去一般在国际社会上获得青睐。

自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使中国走上追求自由市场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不断腾飞以来,中国政府在发展上一直秉承着自由与开放的精神。在缔造经济奇迹的过程里,中国与往日毛泽东清教徒式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联系也在逐渐弱化,并且与过去政府对国家实施全面控制的做法也在渐行渐远。不过如今,这种曾经弱化了的联系,似乎又有了复兴和强化的迹象,而政府对于国家和民众各方各面的控制,似乎也在逐步收紧和加强,比如推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等的措施。在2018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取消了中国国家主席的任期限制。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姿态也在不断变得强硬起来,并影响了与一些国家的关系。

未来,中日韩这三个邻国在携手合作、各取所需的同时,彼此之间的矛盾和疑虑也将仍旧持续下去。今后,面临着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日本加强军事武装的趋势或许会日趋明显,而韩国也会向美国,以及多元化的民主制度日益靠拢。可见,目前能够消除这三个“邻居”之间的隔阂与猜忌的好办法,依然是无处可寻。


* - 表示必填写
就中国而言,尽管该国政府在本国境内可以轻松实现“舆论引导”,但是在境外,控制舆情就并非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中国若是想要在国际社会上建立起正面的“国家形象”,你认为存在着哪些挑战?

* 讯息:

* 电邮:  

 

Intra Asia Trade Specialists

Nippon Express (HK) Co., Ltd.
Visible & Strategic Logistic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