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appening in Intra Asia

 

Eng

繁體

体简

太平洋盆地国家综合优势突出 有望乘经济繁荣东风兴旺发展

太平洋盆地国家在亚洲内部贸易航线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这些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层次不一。在过去十年里,正是这些国家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从侧面上推动了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的高速增长,以及细分化的生产网络不断跨越国界地拓展扩大。

这是因为,该时期内有多个技术上的发展进步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扩张与整合。这不仅仅是发生在经合组织(OECD)的成员国之间,而且也发生在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的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

一旦在运输和通讯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产品的买卖交易成本也得以降低。这时,企业就会开始追求把生产的一系列流程和环节逐步简化,以求能够轻装上阵,实现自身向供应链上游和“业界食物链”顶端的流动。

亚洲内部贸易势将量额齐冠全球

就像处于激烈角逐中的政客们一样,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也在相互竞争以求取得世界航运业者所投的信心一票。如果竞争的输赢对于只有3,800万人口的巴拿马而言意义重大,那么对于依赖苏伊士运河运输物资的、居住着17个国家共计5.57亿人口的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其重要性就更为突出。

无论是从输赢任何一方来看,这场国际运河大战的过程都牵涉到了许多因素,产生出许多分析理论和案例,但随着局势的急剧变化,一时曾经显得理所当然的理论或案例,很快又变得过时无用。但各方都同意一个结论: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吸引运往北美东岸的货物,主要是美国东岸的货物。

诚然,苏伊士运河是欧洲唯一的选择,如果它在欧洲有竞争对手的话,那也只是俄罗斯开发的经北冰洋行驶的北海航线(Northern Sea Route),但是鉴于欧洲和俄罗斯在政治立场上的分歧,以及该航线的运营是以全球气候暖化为代价的原因,欧洲应该不会选择使用该航线。另外,现在还有中国至欧洲的铁路和公路货运线路,可以满足小众市场的货物运输需求。

印度应警惕亚洲内贸航线中转货物的“诱惑”

如果说中国在亚洲内部贸易上有哪个强劲对手的话,那么这就是印度。现在,印度迎来了一届对商界更为友好的政府,并且正野心勃勃地想展开一场“冒险”。

迄今为止,一切的发展都相当顺利。确实,如果印度能“打出一手好牌”,那么它不仅会赢,而且还能赢得“盆满钵满”。相反,如果印度没能按预期打出理想的“牌面”,那么它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有一个人就认为印度现在采取的策略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这个人是曾经担任孟买尼赫鲁港(JN Port)代理董事长,以及莫尔穆冈港(Mormugao Port Trust)董事长的Jose Paul。

国际保护主义抬头 亚洲特色全球化时代概念诞生

随着西方世界逐渐落入保护主义政客们的手中,如美国的特朗普(Donald Trump)和希拉里(Hilary Clinton),英国的科尔宾(Jeremy Corbyn)和法拉奇(Nigel Farage)等,我们是否能认为,一个由亚洲担当新的全球化领头羊的时代,已经揭开序幕了呢?

这是由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专业的博士生Chietigj Bajpaeem,在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网上杂志——《外交学者》上撰文时所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

Chietigj Bajpaeem表示,往日,西方大国们强调的是维护全球普适的准则、价值和制度,并对此引以为豪。然而,今天我们却眼见这些国家越来越着重于保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Intra Asia Trade Specialists

Nippon Express (HK) Co., Ltd.
Visible & Strategic Logistics
More....
Panda Logistics Co., Ltd. Qingdao Branch
Ever-lasting operation & profit sharing
More....
Recent Issue

Mediterranean &
Africa Trade

Sep, 2016

China Trade

Aug, 2016

Europe Trade

Jul, 2016

U.S. Trade

Jun,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