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appening in US

 

Eng

繁體

简体

《美墨加貿易協議》仍待獲批 2020總統大選前生效成疑

美國民主黨在2018年底舉行的中期選舉之中勝出,奪得了眾議院的控制權。這對於特朗普一手打造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議》(United States - Mexico - Canada Agreement,USMCA)來說,意味著協議的獲批之路上又增添了重重障礙。《美墨加貿易協議》實際上就是改頭換面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該協議原本設立的時間表,是爭取在今年夏季結束以前,獲得美國國會的批准。可是如今,夏天已經近在眼前,而處處與共和黨作對的民主黨,卻依然遲遲沒有向該協議開綠燈。雖然,在2018年底,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三方就已經簽署了協議,但是除非得到本國立法機構的批准認可,否則該協議是無法生效的。

民主黨的一貫政策就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所推出的一切措施,所發表的一切言論,一律都加以反對,就好比條件反射一般。不過,在《美墨加貿易協議》的問題上,這種“逢特朗普必反”的做法,似乎又不太合適。因為如果眾議院最終無法批准通過該協議,那麼“背鍋”的並不會是共和黨一方,因為共和黨現在已經失去了對眾議院的控制權。很顯然,需要為此負責的是民主黨本身。民主黨如今對各類事務的控制權,相比過去幾年已經顯著增加。

實際上,《美墨加貿易協議》是有著不少為民主黨所“喜聞樂見”的亮點的。與舊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相比,新版的《美墨加貿易協議》增加了在環境保護和勞工權益方面的規定,並且為汽車製造業在本土生產提供了更多的激勵措施,包括轎車和貨車的生產。新協議還升級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並且成功迫使加拿大向美國打開了乳製品市場的大門,同時又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車及零件生產實施了配額制度。另外,協議還把加拿大人在網上購買美國產品的免稅限額,從20美元增加到了150美元。

不過,為了兌現競選時的承諾,特朗普在履新後也的確實行了一系列措施,對美國的貿易關係造成了影響,並且也讓民主黨咬牙切齒。譬如,他讓美國退出了共同應對全球暖化的《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此外又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包括與中國開打貿易戰,提高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這也是特朗普“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結果。

就在一年以前,《美墨加貿易協議》上還是一派“兵荒馬亂”的景象。當時,加拿大還未能同意該協議中的條款。此外,那時候,與美國關係友好的墨西哥總統涅托(Enrique Pena Nieto),即將在2018年12月卸任,而美國政府又希望涅托能夠在離任之前簽署協議。並且,根據法律規定,美國還必須在協議簽署之前至少60天公佈協議文本,並送交國會審查。這樣一來二去,三方就《美墨加貿易協議》達成協議的最後期限,也就落在了2018年9月30日。而最終,協議也恰恰是在這一天才達成的。當時,談判代表們不眠不休,日夜趕工,才終於在距離午夜零點已不足1小時的時候,完成了對協議的修改。

儘管,《美墨加貿易協議》裡有不少地方都能符合民主黨的“胃口”,但也並非處處都讓他們滿意。現在,民主黨想要修改的是協議的第23條附加條款。該條款要求墨西哥改善當地勞工的權益,並通過立法,提高工會和工人集體與資方談判的能力。而墨西哥所需要遵循的具體標準,就是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的第98 號公約。該公約規定了工人有組織結社和集體談判的自由。針對這一點,繼涅托之後上任的墨西哥新總統奧夫拉多爾,(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已經在2018年末引入了立法,切實追求當地工人的工作權利符合國際標準。

其他有關勞工權益方面的條款,還包括了推動汽車製造業遵守最低工資標準的規定。規定具體要求,在北美地區所生產的汽車及零部件當中,交由那些為工人提供16美元最低時薪的工廠來生產的訂單,比例必須要占到總產值的40%至45%。該規定將會以《美墨加貿易協議》正式生效後的5年為過渡期,逐步實現全面實施。

雖然民主黨不認同,但協議三方此前卻是一致同意了《美墨加貿易協議》裡有關工人權利的規定的,並且把條文列在了正式的協議文件上。2018年11月30日,在位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舉行的20國峰會(G20)上,美國、墨西哥、加拿大三方就《美墨加貿易協議》舉行了簽字儀式。然而,即便是已經簽署,這份協議仍然“在準確性、清晰性和連貫性上有待法律審查”。並且正常來說,根據協議三國所使用的官方語言,該協議的官方正本應該有三種不同語言的版本,分別是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可是截至2018年11月,其正本卻只有一個英語版本。

為了不想支持他們視為宿敵而厭惡憎恨的總統特朗普,也為了避免因為支持特朗普所推行的措施,而遭到來自同一陣營的指責,只要民主黨願意,他們就可以在國會裡,對《美墨加貿易協議》當中有關墨西哥工人工作條件的規定一直沒完沒了地挑刺。然而,除非是重啟美墨加三方談判,否則再怎麼挑刺也好,現在都已經沒有了針對該協議再作出重大修改的空間。可是,重啟三方談判卻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因此,為了要修改《美墨加貿易協議》裡有關墨西哥工人權益的條文,民主黨便發起了一場運動,並且還得到了加拿大的支持。與超級英雄“美國隊長”一樣,“加國隊長”也是踐行“真善美”先行者。自從特朗普上任,並以強有力的手腕拆除了這位“美國好鄰居”備受保護的乳製品市場的大門以後,加拿大的自由主義政府便與特朗普翻了臉。而這恰恰證明了,雖然全球都稱特朗普是個狂妄的貿易保護主義者,但是實際上,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卻反而是在強行打開保護主義者的貿易市場大門。在這個例子上,特朗普為精明大膽的“美國生意佬”(Yankee traders)的形象,做出了一次生動形象的演繹和示範,輕輕鬆松就瓦解了加拿大築起的關稅高牆。

因此,民主黨當中還不至於“硬核”到要演變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和激進環保分子的那批成員,也不再把《美墨加貿易協議》視作特朗普的又一次“作妖”,並反對到底。這部分民主黨人現在已經清楚認識到,美國與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間的貿易,至少也與對抗全球暖化、維護同志群體權利,以及打倒男權、推動女權等等這類議題,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他們很有可能會想辦法在今年結束以前,讓《美墨加貿易協議》得以批准通過,儘管他們實現這個目標的手法,可能會較為委婉和隱晦。

委婉也好,隱晦也罷,讓《美墨加貿易協議》獲得批准,是必須要達成的任務,因為只是得到了三方國家的簽署是不夠的,還需要得到國內立法機構的認可通過。此外,對於該協議,三個簽署國各自也有著不同的稱呼。在美國,該協議的名字是《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議》(United States - Mexico - Canada Agreement,USMCA);在加拿大,它又被喚作《加拿大-美國-墨西哥貿易協議》(Canada - United States - Mexico Agreement,CUSMA);而在墨西哥,人們卻又叫它《墨西哥-美國-加拿大貿易協議》(Tratado entre Mexico, Estados Unidos y Canada,T-MEC)。

其實,與它的前身《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相比,《美墨加貿易協議》有著一個值得玩味的特點------那就是靈活性。而這個特點,今後也許會為該協議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舊版協議的名稱之中,由於含有“北美”二字,便相當於在地理範圍上為自身設了限。而新版協議的名字摘掉了這樣的硬性字眼,也就消除了地域的限制。這樣的延展性,允許了該協議今後在不改變協議性質的情況下,更加靈活自由地增加或刪減成員。若是未來澳大利亞加入該協議,而墨西哥選擇退出,那也是可行的。甚至,假如英國最終會脫離歐盟,而成為這個以美國為中心的貿易集團的一個成員,那也並非什麼難以想像的事情。

未來,北美地區內部貿易的前景,很有可能會受到美國國內一場正在日漸白熱化的“政治冷戰”的左右。這場“戰爭”,是兩種作風與態度之間的較量:一種是熱愛自由、陽剛進取,渴望在競爭激烈的世界裡與危險的敵手交鋒取勝的氣概;而另一種則是安全第一、陰柔踟躕,企圖以更加嚴厲的規定來限制對手的侵略進犯的心態。第一種作風,就是以充滿闖勁的共和黨,以及好鬥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代表。而第二種作風的代表,則是那些意圖實行社會控制的力量。歸屬於第二種態度的群體,除了對特朗普同仇敵愾以外,內部基本上是處於分裂的狀態。他們所關注的領域太多,而隨著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腳步逐漸臨近,到底哪個領域才應該成為他們在總統大選之中的“主打賣點”,從而令他們更加討喜?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目前還一直爭持不下。

* - 表示必填寫
目前,貴公司與美國和墨西哥的貿易,是否有受到文中所述因素的影響?未來一年內,你認為《美墨加貿易協議》上會有怎樣的進展?你認為,該協議與舊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相比孰優孰劣?

* 訊息:

* 電郵:  

 

U.S. Trade Specia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