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appening in China

 

Eng

繁體

简体

想對特朗普美中貿易談判成效給個贊?難!

早前在位於深圳舉辦的“2018 泛太平洋海運亞洲大會”(TPM Asia Conference)上,一家主要進口中國建築材料的大型美國進口商的負責人,接受了《香港船務公報》(Shipping Gazette)有關中美貿易戰的採訪。然而,在採訪時,這位負責人卻不時神色慌張地顧盼四周------他顯然是不願意讓自己本國的同胞聽見從他的口中說出任何一句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好話。

雖然,這位負責人接受採訪的地點並不是在美國,而只是中國南方的一個城市,但是儘管如此,在面對著“是否認為特朗普大舉炮轟中國貿易措施的做法,會對美國企業有利”這樣的問題時,回答起來也還是需要冒相當大的“風險”的。

稍後,在會議間隔的茶歇時間裡,確認過並保證周圍不會有人聽到他所發表的意見之後,這位負責人才小心警惕地“冒險”透露出了一句真心話:“是的,他(特朗普)所說的一些話的確不是毫無道理的……”

不過,這位負責人的話音還沒有落下,另外一位美國來的參會代表就已經瞧見了他,向他揮手招呼,並迎上來與他熱情地問候:“嘿,比爾,我好幾年都沒見著你啦!”

這兩人你來我往地寒暄,越聊越起勁。最後,比爾匆匆忙忙地對採訪記者冷淡應付了兩句,便結束了本次採訪。

今時今日,即便是在航運業內,無論什麼議題,只要觸及“政治正確”這個範疇的邊界,就似乎等於步入了一個受社交規則支配和統治的疆域。今天,“政治正確”的適用範圍進一步擴大,已經不再單單局限於一般的性別平等和環境保護等領域。而在牽涉到“政治正確”的議題上,能夠被社會所接納的觀點和聲音,往往只有一種。

一旦某個情況與“政治正確”發生了糾葛,那麼,客觀公正地對這種情況進行評價,或者衡量其中的利與弊,再據此做出接受或拒絕某個建議的決定,都會變得非常困難,甚至近乎於不可能。在“政治正確”因素的“攪和”下,人們與其說是會根據事實來作出判斷和決策,倒不如說是會先看看發表意見和看法的都是些什麼人,然後再根據這個人的名聲和威望來決定到底是該表示贊同還是反對。

美國國內的政治圈,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對於整個國家政府體系的穩定,因為政府關門,以及聯邦機構的政策近乎遭到逆轉等問題而受到威脅,均感到十分憂慮不安。甚至,由於對這種狀況感到相當不滿,他們已經不再相信由特朗普所掌控的白宮,還能夠制定出什麼有益於本國的政策,即便是對華貿易政策也被他們一併否定。哪怕這些政策和措施很顯然是可以為美國贏得利益的,他們的雙眼也已經被憤怒所遮蔽,而照樣視若無睹。

不過,曾經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擔任宏觀經濟和國內政策研究部門主管的安迪·羅斯曼(Andy Rothman)認為,中美兩國很可能在今年夏天之前就會結束貿易戰。

然而,即使最終的“戰果”反映出,特朗普在貿易戰當中的確是取得了優勢的,美國國內的輿論也必定不會接受這種所謂的“勝局”,甚至連“勝利”的可能性也會予以否定。而只有當特朗普陷入了失利的境地,反映出他的執政是多麼失敗和不濟時,輿論才會安然接受這個事實,哪怕這樣的後果對於所有人來說,不管是特朗普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也好,都是災難性的。

先將此撇開不談,現在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在未來數月之內,中美雙方就會在貿易協商中達成協議,以作為貿易戰的短期解決方案。而曾經身為美國外交人員和中國策略研究專家的羅斯曼,也抱有相同的看法。

羅斯曼此前在美國外交部的工作生涯足有17年之久,其研究主要聚焦於中國,而現在的他正任職投資策略分析顧問。他指出,中美兩國為了儘快解決各自國內的經濟問題,將會加快腳步以擺脫貿易紛爭,因此,貿易戰很可能在今年夏天之前就會落幕。

由於貿易戰的影響,中國目前正面臨著經濟放緩,而這樣的態勢已經開始在其國內地區增長數據上反映出來了。另一邊廂,在美國,由於聯邦政府已經停擺多時,為本國經濟帶來了衝擊,並且情況還有持續下去的勢頭,因此該國的股票市場表現也不甚理想。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已經準備好與美國方面進行會談了。事實上,在貿易戰衝擊的影響下,中美雙方各自國內的經濟指標都已經開始顯現出頹勢,因此兩國都希望陷入膠著的貿易談判能夠取得進展。

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與中國政府曾經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sation,WTO)的問題進行談判,而羅斯曼則是美國政府代表團的一員。可見,他對於中美經貿關係的瞭解程度之深,是鮮少有人能企及的。

“既然,現在中美雙方都已經願意坐下來嚴肅認真地談一談了,那麼,只要談判能夠朝著達成協議的目標邁進,美國就沒有理由還要走回頭路,繼續對中國的進口產品加征更多的關稅”,羅斯曼說道。

而曾經在美國總統小布什(George W. Bush)的治下擔任美國貿易代表,並曾任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的羅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也認同這樣的觀點。佐利克在接受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的採訪時表示,中美兩國將有望很快在貿易談判上達成協議。

但是,佐利克指出,這種協議只會是一種“一物換一物”性質的交易。此外,他還暗示,即使雙方達成了協議,也並不會解決中國經濟內部所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如今的政治圈裡充斥著盲目與偏頗。假如觀點不一致的各方都能夠拋棄成見,站在中立的角度、公正的立場,秉承以所有人的利益為依歸的原則,客觀地運用常識常理對實際情況加以分析,這對於辨清真正的形勢將會是很有助益的。過去,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就是以發生在巴爾幹半島的一件相比之下可謂微不足道的刺殺事件為導火索,最終引發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戰爭。而一戰之前的歐洲,卻是處於一個被稱為“美好年代”(Belle Epoche)的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和平安定,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文化藝術也日臻繁盛。這樣的景象,不是恰如我們當下所處的時代嗎?如果僅僅是因為彼此小小的怨恨與對立,而置天下萬千民眾的福祉於不顧,最終在未來釀成苦果,這不得不說是一種令人捶胸扼腕的遺憾。


* - 表示必填寫
對於中美兩國經貿關係未來的發展前景,你有何看法?你是否贊同本文作者的意見,認為中美若是想切實改善雙方關係,就應當誠懇坦率地面對事實,切實衡量箇中利弊,實事求是地對形勢進行判斷評估,而並非糾結其他無關重點的問題?

* 訊息:

* 電郵:  

 

China Trade Specialists

Worldex Logistics Qingdao Co., Ltd.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More....
Way-Way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Prudent, Practical, Combatant and Innovativ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