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appening in China

 

Eng

繁體

简体

貿易戰的主旨:迫使對手屈服同意後再作交易

這是一個二元化的世界,除了極少數個別情況以外,所有事物的面相均被對立地一分為二,比如:右翼和左翼、僵化和靈活、“鷹派”(hawk)和“鴿派”(dove)等等。這種二元化的劃分方式可謂無處不在。然而,想要弄清楚這兩面當中,哪種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有時候是很困難的,因為時間和地點上的差異,常常會限制我們在某時某地所能採取的最佳處理措施。

在中美貿易戰的議題上,這兩股分別來自對立陣營的力量再次針鋒相對。美國的知識分子界一直以來始終位居左翼,因此不出所料,他們所持有的看法也是“鴿派”的視角。位於華盛頓的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其政治上的主張偏向於自由主義,而來自於布魯金斯學會的兩位學者------李成(Cheng Li)和戴安娜·梁(Diana Liang),其觀點就是左派的一個典型例子。

該兩位學者儘管並沒有公開地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但是卻反復重申著與媒體相一致的觀點,那就是:貿易戰對於各方都不利。固然,無論是哪一類型的戰爭,這樣的說法都是成立的,然而即便如此,這也並不意味著某些戰爭“開打”的必要性或是價值就因此而降低了。與此同時,不管戰爭帶來了什麼問題與禍患,如果最終交戰雙方能夠得出一個解決方案的話,則常常能夠為彼此帶來持久的和平。

而雙方之間的衝突之所以會升級演變成為戰爭,主要是因為一方對於另一方的不公做法所懷有的不滿情緒日益強烈。最開始的時候,雙方雖有矛盾存在,但整體上仍舊處於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不過隨著事態的不斷惡化,受侵害的一方則不得不揭竿而起,憤然反抗。

恰逢此時,特朗普登上了政治舞台,這是一任前所未見的美國總統。而他的對手,則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又是一個與上世紀90年代領導中國改革開放的鄧小平迥然不同的權威主義型角色。兩強相見,這不是正如一股無法抵抗的力量遇到了不可撼動的巨石嗎?一想到這兩大人物未來即將交鋒,全世界都不禁為之顫抖。這兩位巨頭面對彼此,就彷佛古羅馬鬥獸場裡的角斗士,手持著各自的兵器,劍拔弩張,準備迎戰。當然,競技場中還有其他的角斗士,只是沒有像這兩者一般勢均力敵而又咄咄相逼,而這些其他的角斗士隨著這兩個巨人交戰方向的改變,時而你爭我奪,時而又互相幫助。

以上只是一種形象的比喻形容,可是在事實上,貿易戰以及它所衍生的一系列問題,不僅一如既往地晦澀難明,還隱秘莫測。雙方貿易代表在私下交涉時所發生的一件雞毛蒜皮的瑣碎小事,最後都有可能演變成像中美兩國在鋼鋁貿易上的爭端一樣不可挽救的僵局和對峙。

貿易戰的結果也許是乳製品或禽肉等產品被迫承受高關稅,而伴隨而來的,還很可能是新聞媒體界的一輪口誅筆伐。不過,就像浮出水面的冰山一樣,關於貿易戰,人們所能夠看見的事實,實際上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已。

此外,人們需要認識到的是,兩國之間的貿易戰,其實並不是一場如角斗士一般互取性命、你死我活的戰鬥,雙方只是尋求通過貿易戰,最終達致建立起一段可持續發展的貿易關係的目的。不過,上述兩位布魯金斯學會的學者卻認為,發動貿易戰無論如何都不可取,維護和平才是正確的出路,並且認為,由於這種“做個交易”(Let's make a deal)的思維主導並貫穿了特朗普的整個職業生涯,以至於他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

兩位學者表示:“特朗普總統非常喜歡這種以物換物的交易模式,並且在交易裡,無論是貿易、安全還是政治議題等等,均被用以作為相互關聯的談判籌碼。而這種做法過去已經有過先例。此前,特朗普就曾經表示過中國是一個匯率操縱國,然而隨後,為了讓中國同意與美國合作以聯手壓制北韓,特朗普又改口聲稱中國並不是匯率操縱國。就這樣,通過在經濟領域裡作出妥協和屈服,來換取安全領域上的利益。”

誠然,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自從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中美兩國針對對方而向世貿組織所提起的爭議仲裁,就已經有35宗之多。不過,近來雙方的一系列爭端與以往有所不同,並且兩國均威脅將會把事態進一步升級。今年早前,美國已經根據“301條款”對中國啟動了調查,並開始實施貿易制裁措施,這在當時就被坊間認為是中美兩國的貿易戰已經打響。

阻礙中美兩國在貿易上達成協議的因素,並不僅僅是局限於經濟領域。除了經濟原因之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到政治和安全議題對兩國的貿易造成了何種影響。而如果忽略了來自這兩方面的關鍵因素,我們便難以對局勢作出理解。

布魯金斯學會的兩位學者指出,雖然貿易戰對雙方都會造成損害,可是通常來說,錄得貿易盈餘的一方會遭受到更大的衝擊,因此也更有可能被迫作出妥協退讓。

“1980年代的日本就是這條規律的一個例證。不過,對於中國而言,這條規律也許只有前半句會成立。眼下,中國已經開始體會到貿易戰所帶來的'痛苦'了,並且可以預期,未來還要陸續承受更多的'痛苦'。由於中國在經濟結構上對於外貿的依賴,中美貿易戰不僅會對中國一些作為主要經濟增長引擎的地區造成影響,比如粵港澳大灣區( the Greater Bay Area)、長三角地區,以及京津冀走廊(Beijing-Tianjin-Hebei Corridor)等,所有其他一些規模較小的經濟區域也會一併受到牽連。目前,股票市場對於中美貿易爭端的負面反應就已經呈現,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經進入'熊市',而香港交易所也跌至10個月來的新低。”

“今後,貿易戰負面效應的持續顯現,將會引發中國資本的加速外流,同時也會令該國影子銀行和地方債務管理的問題進一步惡化,從而讓中國政府小心維持經濟平衡的舉措全盤覆滅。而如果中美兩國的對峙再繼續下去的話,中國的房地產價格也會受到拖累,而房地產領域對於中國民眾來說是一個極度敏感的議題”,兩位學者表示。

相比起中國來看,美國的經濟較為強勁,同時也更加穩定。而為了使給美國施加的壓力最大化,中國的貿易報復措施則主要集中在美國具體的某些行業以及某些地區之內。

在中國對美國進口產品所加徵的關稅當中,最大比例的份額被攤派到了農產品和食品領域裡(佔比高達38%),而這類產品的產地恰恰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最為集中的區域。然而,由於中國向美國進口的產品遠遠不及美國向中國進口的產品多,故此,中國單單通過關稅能夠對美國造成的打擊,是相當有限的。

而相反,中美貿易戰為中國的經濟所招致的成本,尤其是,如果負面效應傳遞到了房地產行業的話,則將會為中國政府帶來巨大的政治壓力。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如何應對這次貿易戰,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和矚目。中方所採取的任何一項對策都必須十分謹慎,不可有任何差池。而在當前這種進退維谷的境地當中,中國政府將很有可能會尋求找出一個解決方案,而並非在貿易上就此讓步作罷。

為了緩解貿易戰給中國政府帶來的部分壓力,中國國內媒體將本次美國所採取的打擊行動,歸因於總統特朗普的“瘋狂”和“貪婪”。這為中國與美國進行談判贏得了一些時間,而談判則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更為偏好採取的策略。另外,中國的民眾都將這次美國對華貿易行動的升級,視作是美國企圖遏制中國崛起的一個“陰謀”,而這種形勢對於中國政府也是有利的。但是這樣的話,如果未來美方的貿易行動持續升級,對中國政府造成的壓力日漸加大時,中國政府手頭可用的選項也許就會受到限制和壓縮。為免令民眾覺得中國政府是在向美國屈服低頭,在面臨國內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時,中國政府也許會別無選擇,唯有堅持立場不退讓。

除此之外,兩位學者認為,無論中國政府再怎麼懼怕貿易戰也好,或許都無法指望美國的商界領袖們能夠成為其同盟夥伴。這是因為,儘管美國的企業是反對兩國打貿易戰的,但是他們對於中國的一些業內政策卻也感到不安,例如中方要求在華的中外合資企業內部設立起共產黨支部。此外,新的國家安全法,以及中國“國家資本主義”(state capitalism)體系中所顯現出的一些負面發展趨勢等,也讓他們感到擔憂。

“而由於以上這些憂慮,再加上中國多年來並未履行其開放市場的承諾,因此,中國政府在美國的‘朋友’可謂少之又少。”

如果中美雙方彼此都能夠看到對方對自己有益和有價值的一面,那就是最好不過了。可是,不管日後中美貿易戰是持續還是終結,其背後的原因理由如果並沒有向民眾和盤托出,這也不是什麼讓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因為有些不得不作出的讓步和妥協,在當事人看來是“事關面子”的事情,所以最好是把實情掩蓋起來,而不要公開,至於真相,最終也許只有未來的歷史學家們才能夠得知。一份貿易協議背後所涉及的一些細節和條件,也許不會是公眾所喜聞樂見的,然而,正如一頓飯只要賣相好味道棒,大眾就不會太過於深究其具體的用料,關鍵的問題只是在於,這頓飯能不能夠長期吃下去。

* - 表示必填寫
你認為,目前中美兩國之間的矛盾和緊張態勢有沒有自行緩解的可能性?未來,這種局面是會引領開創出一片更好的天地,還是會導致落入一個更惡劣的境地?

* 訊息:

* 電郵:  

 

China Trade Specialists

Golden Fortune Shipping Co., Ltd.
We are now Accessible Anywhere and Anytime
More....
Worldex Logistics Qingdao Co., Ltd.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More....
Way-Way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Prudent, Practical, Combatant and Innovativ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