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appening in China

 

Eng

繁體

简体

珠三角经济地位日增 欲与美国硅谷试比高

不管是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还是澳洲的墨尔本,在南非的开普敦还是德国的科隆,一位女士在商店里所购买的产品,很可能绝大部分都产自于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城市聚集区。这个区域囊括了多个彼此有着紧密合作关系的城市,南至香港,北至广州,跨度达70英里,这就是中国的珠江三角洲。

就在不久以前,上述情形还是属于一种常态,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也许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假使在这些商店里所购买的物品,不再是大部分产自于珠江三角洲,那也是因为,一位女士在商店里最常购买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服装饰品。过去,全球大部分的成衣制品都是在地处中国沿海的珠三角所制造的。而如今,由于中国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为了降低成本,这些服装厂已经从沿海迁移到了内陆,甚至是从中国迁移到了中南半岛(Indo-China)和印尼等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地区。

由于珠三角地区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本地居民也正在变得日益富裕。在当地,不仅消费者本身逐渐脱离了低端市场,连制造业也已经不再生产低端产品。目前,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已经在另外一个高端大众市场内成为了主导者------那就是电子产品市场。其中不仅包含各种消费类电子产品,还包括了当下在全球各地都随处可见,普及率已经相当高的智能手机。

在珠三角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城市------广州,有的地方扎堆聚集着众多电子零件销售商,整条街道都成为了电子元件的集散地,专门针对电器和电子产品的生产商,销售各式各样的零件。而产品种类既涵盖了手表、时钟、玩具等这些构造简单小玩意,也包括了许多结构上要复杂得多的设备,比如电脑、游戏主机,甚至是建设机场等设施时所使用的土地整平机(land plane)等工业设备。因此,近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珠三角与位于美国加州三藩市(San Francisco)以南的、闻名全球的科技摇篮硅谷(Silicon Valley)作比较。

在珠三角的制造业里,有许多产品都是受外国公司委托生产,甚至有些企业也是由外国公司投资设立的。因此,珠三角的制造业大部分都是以出口为导向。而中国的贸易总额之中有三分之一都是由珠三角经济区(Pearl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所贡献的。

珠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在珠三角的经济上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政府放松了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和控制,使经营环境变得宽松之后,民营企业的增长速度更是愈发加快。

如今,囊括了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the Greater Pearl River Delta),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粤港澳大湾区(the Guangdong -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这是一个由多个大型城市集合而成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未来有望成为一个单一的超大型都市圈。目前,这个大都市带的范围覆盖了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一些主要城市,除了香港和澳门之外,还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和肇庆这九个广东城市。

珠三角地区的这九大广东城市,其人口总和在2013年底就已经达到了5,715万,占据了广东全省总人口数目的53.69%。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报告指出,无论是从面积还是人口规模上来看,现在的珠三角地区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区。

此外,珠三角还是19世纪到20世纪中,中国海外移民的最大输出地。其中,该地区移民至西方国家的人也不在少数。移民后,这些人在外国当地群集而居,并逐渐在各地形成了唐人街(Chinatown)。直到今天,有许多生活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拉丁美洲以及东南亚的华人后裔,其祖先都是来自于珠三角。

在珠三角地区的东部,从香港,到毗邻的深圳,再往北到东莞,然后再到与东莞接壤的广州,这片区域是外国企业的投资重地,同时也是中国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而在珠三角的西部,从澳门,到邻近的珠海,再北上到江门、佛山,然后再到紧挨着佛山的广州西部,这片区域则是中国本土民营资本的投资集中地。珠三角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略逊一筹。不过现在,由于该区域内已经建立起了一些新的运输基础设施和网络,未来,珠三角西部这片市场的开放程度将会更上一层楼,从而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尤其是,新近才通车、全程达50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今后更是有望进一步推动大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的融合,并促进地区内的贸易增长。

在1985年以前,珠江两岸只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耕地和小乡村。然而,自从中国实施了经济改革开放的政策,来自全球各地的大量投资便如同潮水一般涌入珠三角地区,让该地区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从全球范围内来说,欧洲和美国才是创新科技领域的先锋。而在亚洲地区,科技上处于领头羊地位的则是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不过,从一个更小的区域性层面上来看,在珠三角地区,一场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竞争“戏码”也在悄悄地上演着。

珠三角的深圳-香港地区作为一个城市群,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现在已经被认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落后于排名第一的日本东京,并且超越了排名第三韩国首尔,以及排名第四的美国硅谷。然而,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两个区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者分别只拥有一个这样的高新科技城市群,即全国范围内也仅有两个。而在美国的两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东岸和西岸,两地各自都拥有三个这类科技城市群,也就是全国共有六个。

不过,在美国,即便是在同一片区域内,这些高科技中心在地理位置上也是比较分散的。比如,在西岸地区,三藩市和洛杉矶两者都是高新科技的集中地,但是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需要乘坐飞机航班才能抵达。同样,在东岸地区,同为科技枢纽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也需要飞行来往。而相比之下,珠三角所拥有的独特优势便显露了出来------该地区虽然面积广阔,但是与此同时,珠三角也是一个超大型都市圈,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近。并且,由于有了广深港高速铁路和港珠澳大桥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珠三角城市之间的往返时间得以进一步压缩。这些基础设施将区内的三个超大型城市------广州、深圳和香港串联起来,同时也连通了这些城市周边较小的城镇,使之融合成一个总人口接近7,000万的单一的都会区。而这种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优势,是别的区域无法媲美的,也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创新。

珠三角承载着中国想要拥有世界级水平的经济发达地区的梦想。单独来看,在中国,无论是哪个城市都无法与美国纽约相匹敌。不过,透过基础设施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的支持,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将会融合为一个大都市区,这在效应上相当于是把美国的纽约、圣何塞(San Jose)与洛杉矶这些科技中心合为一体。而在这种融合趋势下,如果珠三角的每个城市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作互补,彼此协同合作,那么,这些城市之间的融合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释放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

区内城市的融合,已经成为了未来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趋势。只要波诡云谲、阴晴不定的政治局势不会对这种发展趋势造成影响,那么,今后在全球高新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上,珠三角将会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地区。

* - 表示必填写
你认为,将中国的珠江三角洲与美国加州的硅谷作对比,是否合理?两者是否存在可比性?此外,对于珠三角的迅猛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你有着怎样的解读?

* 讯息:

* 电邮:  

 

China Trade Specialists

Worldex Logistics Qingdao Co., Ltd.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More....
Way-Way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Prudent, Practical, Combatant and Innovativ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