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appening in Europe

 

Eng

繁體

简体

美国11月大选结果或将决定世界贸易未来走向

虽然,截至目前为止,关于美国11月总统大选的结果仍然存在着诸多悬念,但是,中美两国此前相互“过招”时便已经形成的针锋相对的局面,现在已经基本“定调”。有观察人士认为,未来,世界贸易即便不是被这种“基调”所主导和支配,那么至少也难免会受其影响。

如今,中美双方已然势成水火,各不相让。不过,其实两国政府所做的事情大致上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彼此随时都保持着剑拔弩张的状态,时刻准备好在贸易战里“接招”和“出招”。中美贸易战已经逐渐白热化,如果当前这种态势还不足以称为“冷战”的话,今后两国陷入冷战的几率也绝不会低。

而假如民主党的乔·拜登(Joe Biden)会在美国总统大选之中胜出,那么未来中美双方之间的紧张态势也许将有望得到缓解。这是因为,民主党本来就无意与中国为敌,和中国交恶,他们之所以也会加入由共和党所主导的反华浪潮,纯粹只是因为他们害怕如果不加入反华队伍,就会失去选民的支持。所以,一旦拜登获胜,眼下共和党对中国“紧咬不放”的政策,后续便会得以扭转,而中美之间关系也势必会随之缓和,这自然是一件有利于贸易的好事。

然而,若是共和党的特朗普赢得大选,将会继续连任的话,那么日后中美两国关系的紧张态势必定还会进一步升级。而特朗普未来也必将继续贯彻他自上任以来就提出的口号------“抽干官僚主义的沼泽”(drain the swamp,原本指为了减少蚊子数量,对抗疟疾,而把沼泽排干,后因华盛顿特区地处沼泽地带,而以沼泽一词指代华盛顿政府,句子的寓意则变为清除官僚主义,打倒政府中的建制派),继续削弱“三位一体”的媒体、学术圈和官僚机构的势力。未来,他会结束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采取封城锁国的举措,并继续带领美国朝着自给自足的方向走下去。但是,特朗普最终是否会胜出,将会取决于他是否能够保住选民的支持,而至于这些选民会不会选择继续支持他,又将取决于特朗普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处理是否得当。

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常常都是一派比分胶着、胜负难解的局面,而最后输赢之间的差距往往也只是十分微弱,不会出现压倒性的胜利。因此,哪怕只是失去一小部分的选民,最终都有可能会招致失败,而将胜利拱手让人。实际上,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相当普遍的情况,因为支持左翼和支持右翼的人,通常都是各占一半。

特朗普一方的鹰派力量曾经威胁,要向那些拒绝将外包到海外的生产环节回流至本国的美国企业征收关税。如果他们的威胁真的能够奏效,使这些企业老实回流到国内的话,那么未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货物量必然会减少,因而为世界贸易带来损害。

特朗普表示:“对于那些愿意把工作机会带回美国的企业,我们将会给予他们税收抵免(tax credits),而至于那些不肯这么做的企业,我们就会向他们开征关税,这样的话他们就得向我们支付一大笔钱。”

另一边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虽然不像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样,需要为选举上下奔忙,焦头烂额,但是他则需要处理好本国国内正在悄然日趋扩大的不满情绪。本来,在中美贸易战爆发以前,中国的发展道路还算平坦光明,经济形势也向好,可是现在,因为贸易战的关系,西方国家的买家们纷纷放弃向中国工厂采购订货,使中国制造业面临大量订单流失,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再加上,不合时宜的新冠病毒疫情也来“凑热闹”,严重扰乱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令本已遭遇贸易战巨大冲击的经济雪上加霜,人们的牢骚和抱怨声音也因此渐起。

为了应对国内一系列的问题,中国政府想出过不少策略,并每每为之冠以不同的口号,比如“新常态”、“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等等。而最近新出现的一个口号则是“双循环”。

习近平指出,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且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而据中国中共中央宣传部的英文媒体《中国日报》(China Daily)的文章引述,习近平在一个企业家座谈会上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起来,更好地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实现更强劲的可持续的发展。

据中国民营财经新闻媒体“财新”(Caixin)报道,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和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双循环”成为了2020年度的经济政策热词。从5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双循环”的概念,到5月底全国两会期间细化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再到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将“逐步形成”改为“加快形成”,可见“双循环”战略在宏观政策框架中地位迅速提升。

今年8月,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hina Wealth Management 50 Forum)举行的“当前形势下构建‘双循环体系’的可行性与对策”专题会议上,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知名经济学家余永定在内的多位专家,针对“双循环”战略进行了发言。此外,中国中央直属党报《经济日报》对此也发表了整版头条文章。这些都显示出,“双循环”战略在中国极具重要性。

据官方解释,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中,国内大循环处在主体地位,是国际循环的基础和保证,国际循环则是起着带动和优化的作用,是国内循环的外延和补充。可见,“双循环”这个概念的核心与根本,其实还是在于拉动国内需求,刺激消费。然而,扩内需,促消费,这样的政策,中国在过去就已经尝试过。

工银国际(ICBC International)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主管程实,以及工银国际资深经济学家王宇哲认为,“双循环”战略的实施,将主要依赖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点是需要依靠中国国内的经济规模以及国家政策空间,并且要对现有的经济资源加以更好的利用;第二点是需要依靠扩大国内消费,促进产业升级,从而让市场向形成生产-消费的闭环靠拢,在目前国际贸易格局和价值链变化的背景下,创造出新的增长引擎;第三点则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尤其是对生产要素市场(factor market,指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市场)的改革,进一步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开放,将“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连接起来。

或许有人会觉得,关于“双循环”战略的这种说法,尤其是国内循环的部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新意,因为过去多年以来,中国就一直在试图透过政府投资刺激拉动的手段,来提振日渐疲软的经济,可是收效却并不如人意。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都是以出口为导向,严重依赖于出口。而现在,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中国工厂的出口订单量却遭遇大减。眼下,如何才能扩大国内需求,让消费者购买掉本来应该出口销往国外市场的产品,消化制造业过剩的产能,使国内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继续维持运转,这是一个迫切,而又令中国政府十分头痛的问题。

不过,《中国日报》的文章表示,中国国内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在扩大内需上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再加上大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条件建立起相对健全的产业链,因此,中国完全有能力依靠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来繁荣国内经济。

“今天的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并且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完全有条件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日报》的文章写道。

《中国日报》指,中国目前正在追求让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者的经济周期,均能够顺利平稳地过渡,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就在于让国内经济维持健康良好的表现。“双循环”的概念便是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双循环”战略的发展模式,既包括了对国内市场的资源加以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同时也包括了推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联通与交流。“这意味着,中国不但不会关闭对外开放的大门,反而还会进一步向世界开放自身经济”,《中国日报》写道。

“不过,现在有个别国家却在利用保护主义的手段,采取单边行动,企图阻碍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行,而这正是中国想要阻止的情况”,《中国日报》指出。

《中国日报》还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如今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纪元。这个阶段以高质量发展为特点,而要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一个客观要求便是要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强调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为了加快扩大开放的步伐,我们需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包括建设更多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港,并且要进一步大力推广‘一带一路’倡议。”

但是,未来的形势究竟会如何发展?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在目前这样的局面下,若是特朗普在选举中获胜,得以连任,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未来仍将持续下去,并且,将来若是再出现诸如美国军舰跑到南沙群岛附近的南海海域开展“航行自由”(Freedom of Navigation)行动等类似的情况,甚至与中国爆发冲突,又或者是中国宣布将会对台湾开战,而美国则选择出兵支持台湾的话,那么中美贸易战日后还有可能会愈演愈烈。

而第二种情况是,假如中国国内的形势,令国家主席习近平不得不接受一部分美国向中国提出的关于对中美贸易关系进行改革的要求,而美国也对此感到满意的话,那么接下来各方也许就会相安无事。不过,这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同时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就在于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互惠互利”的解决方案。而这之所以会如此困难,就难在既然特朗普还可以成功连任,那就意味着,大部分的美国民众对于他的政策还是持支持态度的,那么今后,美国政府在对华立场上势必会变得更加强硬,不接受任何妥协,而这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为美国的许多要求与中国的政策恰恰相反。

而至于拜登,人们从他在总统竞选时的言论便可以看出,对于美国宪法,他要么表现得漠不关心,要么简直像是抱有敌意,并且总体来说,拜登是站在官僚主义一方的,这与中国政府的思维和理念相似。所以,如果最后选举的胜利是属于拜登的,那么在一个由拜登所带领的政府治下,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态势将有可能会缓解,而贸易形势在一段时间内也会得以改善。然而,在当今这样一个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的世界里,对于各种相互冲突、相互对抗的力量,拜登政府今后将会如何应对,这倒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情。因此,目前看来,拜登尽管是有着一些打算,但是后续事态将会如何发展,最终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在意图与结局之间,仍然存在着一道令人看不清、摸不透的巨大鸿沟。

* - 表示必填写
你认为,美国总统大选将会为中国贸易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贸易是其中一个你最为关注和担忧的问题,那么,你更希望哪一位候选人能够在竞选当中胜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

* 讯息:

* 电邮:  

 

Europe Trade Specialists

Globelink Int'l Freight Forwarding (HK) Ltd.
In Unity, We Link The Glob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