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議 墨西哥對前景從徬徨變樂觀
面對美國保護主義風潮的興起,墨西哥是否會退出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者所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並且向俄羅斯和中國敞開大門、開放經濟,這個問題目前仍然是一個未知數,未來還需要拭目以待。
當然,將來不可預知,但現實是必須要面對的。目前,墨西哥的出口產品當中有80%是銷往美國的,而中國出口到墨西哥的貨物是墨西哥出口到中國的貨物的14倍之多。至於俄羅斯,各方都讚同該國今後擁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但是除此之外便再沒有多少可圈可點之處。
隨著中國和墨西哥之間貿易的不斷增長,去年夏天,墨西哥首批出口至中國的藍莓正式運抵中國。但是,如果墨西哥貿易中存在的問題未能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議解決,是否中國市場就有能力解決了呢?對此,有專家表示懷疑。
“以對中國的貿易來取代對美國的貿易,已經成為了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的經濟學家兼墨西哥-中國研究中心(Centre for Mexico-China Studies )的協調員彼得斯(Enrique Dussel Peters)說道,“這說起來倒是很輕鬆,彷彿墨西哥不假思索地就能夠立即開始向中國大批量地出口產品,就好比當下我們對北美地區市場出口的汽車,馬上就能換成對中國出口一樣。”
“不過,任何人只要是在貿易公司或者生產供應鏈的相關行業內工作過的話,他們就會知道,事情遠非這麼簡單”,彼得斯教授指出。
如果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將會廢除或者名存實亡,比方說協議成員國都已經是各懷鬼胎,各自盤算著各自的退路,那麼,對於墨西哥來說,手頭上可供選擇的選項有三個:第一,從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關係中盡可能多地撈些好處;第二,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下與所有國家開展貿易,其中也包括美國;第三,發展成為像新加坡一樣的自由貿易國家。
在尋找新的市場上,墨西哥已經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績。目前,墨西哥出口至美國的產品比重已經下降,而出口至其他國家的貨物比重則有所提升。其中,出口至日本的產品增加了11.3%,出口至巴西的貨物上升了13.5%,出口至歐盟的商品提高了13.7%。此外,出口至加拿大的貨物量也錄得了6.2%的增幅。
位於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Mexico City)的律師事務所聖塔瑪利娜及斯黛塔(Santamarina and Steta)的貿易律師盧納(Alejandro Luna)表示,由於美國國內保護主義思潮的抬頭和不滿情緒的日益增加,給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帶來了不確定性,他和其他一些同行已經呼籲墨西哥政府在貿易上做好提升多元化程度和分散風險的準備。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重新談判終於讓我們睜開雙眼看清了事實”,盧納表示。
墨西哥的貿易相關政府官員已經和歐盟展開了談判,旨在對雙方所簽訂的一份已經有20年之久的自由貿易協議的條款和細節進行更新。此外,墨西哥還與巴西、阿根廷,以及包含挪威、瑞士、冰島和列支敦士登(Liechstenstein)在內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EFTA),正在就貿易進行商討。
其實,墨西哥之所以想要擴大自阿根廷和巴西的玉米進口,目的就是為了讓美國先“體驗一番”,如果北美自由貿易協議解體,美國農民會陷入怎樣的麻煩和困擾。
“墨西哥未來即將要增加貿易的多樣性”,盧納表示,“不過這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夠實現。並且,即使是達到了這個目標,美國,以及居於其次的加拿大,依然會是墨西哥最主要兩個貿易夥伴。”
盧納指出,在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後,墨西哥最好的選擇,莫過於努力提高自己的現代化程度,並且更妥善地發揮利用自身已經與全球超過40個國家及貿易集團所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
在墨西哥各界所提出的各類貿易發展建議當中,較為激進的一個,就是取消該國的所有關稅,讓墨西哥成為一個真正的免稅國家。墨西哥國家行動黨(National Action Party,PAN)的參議員瓦倫瑞拉(Francisco Burquez Valenzuela)提議,如果美國決意要“閉關鎖國”的話,那麼墨西哥就應該以取消關稅來作為回應。
瓦倫瑞拉建議,墨西哥應該在五年時間內,逐漸過渡到完全免除關稅的狀態。他表示,這樣除了可以為墨西哥國內的消費者降低商品價格之外,還能減少墨西哥生產企業的成本。
可是,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彼得斯教授卻認為:“這種建議根本不現實。”彼得斯還指出,這樣的做法可能會摧毀整個墨西哥的製造業。
不過,這種日漸濃厚的激進情緒,卻從側面反映出了墨西哥國民的真實心態。那就是,對於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未來還能否繼續維持和存續,墨西哥的樂觀程度不足,甚至比加拿大還要低。
不過盧納表示,因為得到了加拿大的支持,墨西哥已經受到了鼓舞,尤其是在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來訪墨西哥城的時候。此前,由於擔憂本國將會被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伙伴和盟友拋棄和犧牲,墨西哥國內的不安情緒滋生蔓延。而特魯多對墨西哥的訪問,安撫了墨西哥的恐懼。
“墨西哥人民確實感受到,在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當中,我們是有盟友的。我們清楚了解,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和需求,但是我們也體會到,在維護和保全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完整性上,加拿大是一個我們可以依靠的伙伴”,盧納說道。
而彼得斯教授則表示,墨西哥國內的產業已經逐漸認識到,哪怕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最終瓦解,也不意味著墨西哥與美國供應鏈的貿易會就此終結。美墨兩國的經濟和產業相互融合交織的程度已經相當深,投資數額也十分巨大,即使未來關稅會上漲,兩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也無法說停就停。
“而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真正'靠譜'的備選選項”,彼得斯教授說,“就是繼續維持與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貿易,只是已經不在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框架和規則下進行。”
在一次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一同參加的非正式晚宴之後,墨西哥經濟部長瓜哈爾多(Ildefonso Guajardo)表示,在幫助美國達成貿易再平衡(trade re-balancing)的目標上,墨西哥是持開放態度的,只要實現該目標的手段,是增加美國的出口,而不是減少墨西哥的出口。
公開支持保護主義的特朗普當選並正式就任美國總統,距今已經有超過一年的時間。不過,在這一年時間裡,特朗普幾乎沒有在國際上所做過什麼值得稱道的“功績”。不是拒絕在對抗全球暖化------這個他一直持懷疑態度並曾經公開聲稱是一場“騙局”的事業上大筆花錢斥巨資,就是向著北韓“揮舞大刀”威脅恐嚇。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通過讓軍方自行定奪怎樣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而不是躲在遙遠的美國進行密切操控和乾預,從而在側面成功促使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被剿滅。而即便是對“伊斯蘭國”的打擊,也還是透過和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俄羅斯合作,才最終達成的。
至於在貿易領域,特朗普的“政績”更是近乎於零,無論是好還是壞。對於許多墨西哥人民來說,他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一場新的經濟危機能夠再度“登場”,這樣,就不會再有美國人有心思去關注貿易逆差的事情了。而對於“保護主義”這個明明只是特朗普在總統競選時期誇下的海口,現在卻彷彿“當真”了一般下定決心追求到底的空口號,到了那時候,特朗普也沒法再繼續推動了。這樣,美墨兩國的貿易關係又可以一如往常般得以持續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