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appening in US

 

Eng

繁體

简体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加拿大在对美墨贸易中的角色变化

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成员国之一的加拿大,是该贸易协议的成员国当中,除了美国之外的唯一一个七国集团(Group of Seven,G7)成员。此外,加拿大还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文化上,加拿大与位于其南边的邻国美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就正如变色龙改变皮肤的颜色和花纹,以融入周边环境一样,加拿大也披上了一层与美国相似的“外衣”。如此一来,虽然加拿大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一个成员,但是由于与美国在经济上彼此相互交织,难分难解,因此,在研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对加拿大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只能在某些特定的主要指标上看出优劣,而在整体上则很难判断。

在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对加拿大经济增长的影响上,各方意见存在着分歧。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权威经济学专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对于加拿大经济的影响近乎于零。然而,共和党的经济学家马丁·安德森(Martin Anderson)则对此有着相反的观点。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是由美国共和党和加拿大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共同创造的产物,因此,单单是出于这个理由,该贸易协议就已经无法在两国国内得到左派人士的支持。

在支持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是经济增长引擎的阵营当中,有研究报告指出,该贸易协议不仅降低了加拿大的失业率,同时还提高了人均收入。加拿大的出口产品里面,有73%都是销往美国市场的。在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以后,加拿大的失业率从此前的8.3%下降到了6.8%,GDP更是猛增了42%,而该国内省际之间的贸易也增加了15.29%。有观点认为,这是个相当不俗的成绩。

然而,一本名为《经济发展报》(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的经济学刊物则指出,相较于加拿大在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后取得了显著经济增长的情况,该贸易协议对于美国GDP的影响却是十分有限。该刊物指出,这是由于加拿大对于贸易的依赖程度更高,尤其是与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而在各成员国之中,加拿大又尤其依赖对美国的贸易。

不过,虽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使加拿大获益良多,但是加拿大国内的左派人士却指该贸易协议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带来的利益多,潜藏的风险也更大。他们担忧,加拿大会因此变得太过于依赖贸易,这样,当加拿大的贸易伙伴国经历经济低潮的时候,该国也会因此而受到牵连拖累。这个观点最显著的例证,莫过于最近一轮的经济衰退。有许多人认为,本轮经济低迷对加拿大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正是因为美国经济不明朗而导致需求下滑。这股谨慎保守的思潮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加拿大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将会紧密交织在一起,从而致使加拿大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无法保全自己,独善其身。

这种观点还认为,在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后,各成员国之间利益的盘根错节,甚至会比全球化所造成的经济上的交织缠绕,还要更为深入和错综复杂。此外,令左派人士担忧的还有,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第11章,给予了外国企业在政府监管对其投资造成负面影响时,起诉索要补偿的权利,尤其是,如果这些监管政策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的时候。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燃油添加剂生产商乙基公司(Ethyl Corporation)对加拿大联邦政府的控告。由于汽油添加剂MMT被证明与神经中毒存在关联,加拿大政府禁止了该添加剂的进口和国内销售,但乙基公司则因此向加拿大政府提起诉讼。最终,加拿大政府被迫推翻禁令,并向乙基公司支付了高达1,900万美元的赔偿。而另外一家同样是来自美国的、名为“太阳带水资源”(Sun Belt Water)的水资源进出口公司,则声称加拿大政府的规定阻碍了其自该国进口淡水的计划,并因此而控告加拿大政府。本案的最终审理结果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定论,尽管该案件目前已经处于“非活跃”状态。

此外,加美两国间一直硝烟弥漫的软木材贸易争议,已经严重影响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的森林产业。而林业在加拿大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非常高,超过50%。1982年,美国的木材工业首次针对加拿大林业提出贸易申诉,自此,两国之间的木材贸易关税便一直震荡不断。自加拿大进口至美国的软木材的关税,更是达到了27%之高。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两者,均已经作出了支持加拿大、反对美国的非约束性决议(non-binding resolution)。不过遗憾的是,尽管裁决已经作出,高关税却依然维持不变。并且,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判决美国败诉的裁定,似乎并没有对美国的政策产生任何影响。

在环境议题上,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已经为加拿大带来了几处忧患。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多淡水资源的国家之一,加拿大在被迫开放本国的淡水资源贸易,准许淡水出售之上,一直备受压力。目前,加拿大国内的立法和政治意愿,大体上都是反对大批量销售本国淡水资源的。

与此同时,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以及他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公开支持和倡导所带来的影响,也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议论。但是,特朗普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支持,其实只是总统竞选活动中的夸夸其谈,而真正来到贸易谈判桌上时却并非如此。不过,媒体似乎都一窝蜂地急着要给特朗普的名声“抹黑”,因此,对于特朗普的报道不仅没有实事求是,甚至还故意“添油加醋”。而根据报道,在与加拿大进行贸易谈判时,特朗普似乎在寻求让加拿大进一步向美国开放乳制品市场,而开放的程度超出了加拿大所能接受的范围。不过说白了,加拿大这样实际上也是在行贸易保护主义之道。

另外,加拿大与中国的关系,也和与美国的关系一样充满矛盾。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在去年12月“惺惺作态”地来华访问,希望能够与中国在原则上签署一张贸易“大单”。不过,在和中国总理李克强进行会谈时,特鲁多却提出了许多“时髦”的附加条件,诸如性别平等、环境保护等等,他称之为“加拿大的价值观”。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中国最终取消了原定举行的联合记者会,并同时以外交辞令婉转地表示,中加双方的“探索性会谈”(exploratory talks)未来还会继续进行。

此后,在位于香港加拿大商会(Canadian Chamber of Commerce)举行的一个午宴上,加拿大驻香港大使麦家廉(David McCallum)为总理特鲁多------这个亲自任命他担任驻港大使这一职位的人------作了解释和辩护,指贸易谈判是一项需要耗费时间的事情。

不过,当麦家廉被问及,如果中国答应与加拿大签订贸易协议,但是附加条件是加拿大必须停止在魁北克省(Quebec)的“语言清洗”行为(指在使用法语的魁北克省,把当地指示标志上和工作环境中的英语全部消除的做法),那么加拿大应该对此作出什么反应的时候,他表示,他不知道提问的人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接着,他对于一些具体的贸易问题上所存在的困难作了一番解释,之后,他要求在座人士能够提一个“更为友善些的问题”。

虽然,中国是加拿大一个十分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是,美国对于加拿大的重要性是不可超越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者之间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贸易协定。该贸易协议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消除贸易壁垒,并取消各国政府对国内产业的补贴,以求在北美地区创造一个真正的自由市场,促进公平竞争,从而提高生产力,并增加财富。

各成员国都期望,在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后,本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能够切实得到改善。而这个期望目前也正在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作为一个大型的自由贸易集团,在贸易上享有多种优势,而在理论上,其成员国是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提高和增强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力量的。

本质上,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创立的目的,就是了使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者在国际以及本地的竞争力均能获得提升,并让三国各自的政府和人民都能从中受益。

再把眼光聚焦到美国和加拿大两者身上。在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创立以前,该两国就已经签订过一份简单名为“自由贸易协议”(Free Trade Agreement,FTA)的双边协定。这份协议在1988年开始生效实施。

原则上,这份双边协议的目的,也与该两国此后将会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一样,是为了消除贸易壁垒,比如政府为了限制竞争而制定的保护政策等等,同时推动投资的自由化,促进两国之间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提高。

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其国家元首为英女王,因此在政治上,加拿大与英国以及其他英联邦国家之间是有着联系的。不过在文化上,加拿大与美国的接近程度,却是比起其他所有国家都要高。也正是因为加美两国如此相似,加拿大人被误认为美国人是常有的事,即便是美国人自己也会错认。

同样是出于上述的原因,加拿大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事实,常常会被媒体所遗忘,除非是在报刊杂志的财经版面里。在这里,有关加拿大的新闻时常会占据头条要闻的位置。这是因为,加拿大拥有着巨大的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能力。加拿大就像一只会不断改变自身以融入周边环境的“变色龙”,而该国“善变”的特性或许是为了要在美国市场分一杯羹。就以电影业为例子,如果一部电影是打着“加拿大制作”而不是“美国制作”的旗号,那么这部电影能够抢占市场份额也许就没有后者的高。

不过,从国际经济数据上来看,加拿大的成绩还是相当亮眼的,可以说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世界领先大国。并且,在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这个有些人认为是全球最成功的贸易集团当中,加拿大同样是一股不容忽视的独立力量。

* - 表示必填写
如果加拿大与中国签订双边贸易协议,是否会对该国与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其余两个成员美国和墨西哥的关系造成影响?

* 讯息:

* 电邮:  

 

U.S. Trade Specia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