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appening in US

 

Eng

繁體

简体

美國消費者市場雖問題多多但仍穩居全球第一

最近幾個月,美國國內市場上一派蓬勃興旺。這是一個無論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都會認同首肯的事實,儘管這兩黨對於到底誰才是這種繁榮景象背後的最大功臣,仍存在著嚴重的分歧。

但是,這其中還有一個懸而未決的巨大問題:這派繁榮景象真的“靠譜”嗎?從航運業內來看,造成這種繁榮的原因非常明顯------這是人為干預的結果。中美兩國貿易戰的戰況十分激烈,刀光劍影,雙方互祭關稅,因此貨主們都趕著在進口關稅提高之前盡可能多地採購和進貨,貨運量也因此而急劇提高。

不過,隨著新年到來又過去,現在市場已經步入了淡季,環顧四周,一片淡靜。大家都像是在等待著,看不透未來的前景會有什麼變化,也不知道現在所面臨的境況,到底是會成為一種“新常態”,還是說貿易重新提振的拐點馬上就會到來。

不過,從正面來看,美國經濟增長的引擎,動力依然強勁。這段時間是過去18年以來,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最高的時候,美國所有的民眾,不管是什麼人群類別,都在經濟收入上收穫了好消息。無論是薪資上漲,還是降低賦稅,或者是私營企業的增加,這些都是經濟上的利好因素。消費者的樂觀情緒提高了,而失業率也下降了。這種經濟景象為所有人都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不得不說是每個人心目中最理想的經濟狀態。

美國的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通過放寬監管,以及其他一些財政刺激措施,已經使本國的經濟重新恢復了動力,並且讓許多人得以從中受益。自從2016年以來,美國的製造業已經增加了接近400,000個工作崗位。同時,通過減稅措施,有超過400萬的美國人獲得了薪資調升或是獎金花紅。此外,這個時期內,美國工人的薪資水平還不斷提高,增速已經達到了10年以來最快的水平。

據美國《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報道:“據此推斷,2019年的前景應該會比人們所期待的更好。美國的強勁增長,不僅僅是對美國人有利,對於向美國銷售和出口商品或是服務的國家裡,那些負責生產產品或者提供服務的工人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實際上,儘管世界上其他一些大國目前正在經歷著經濟放緩,但是,在維持全球增長引擎的持續平穩轉動之上,美國是一股十分重要的推動力。”

“在美國的經濟發展充滿活力的時候,作為哪裡的投資回報最高,就會把資金投向何處的全球各地投資者們,都會更傾向於選擇在美國投資,而不是其他的國家。與此同時,美聯儲(the Federal Reserve)也提高了短期利率,以防止美國經濟過熱(overheated economy,指市場供給發展的速度與市場需求發展速度不成比例),而這也使得在美國的投資回報率變得更加誘人”,《彭博商業週刊》指出。

在2018年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美國的GDP增長速度分別錄得了4.2%和3.5%。單單是在10月份,美國國內就創造了250,000個工作崗位。

“美國新聞媒體每天的負面報道和評論,與該國實際上積極向好的發展狀態和趨勢,這兩者之間的尖銳對比,可謂是全球最強烈。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的經濟擴張已經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並且未來還將繼續保持增長”,《彭博商業週刊》寫道。

不過,路透社(Reuters)則引述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CBO)的消息報道,美國經濟可能先會在2018年加速增長,而在隨後的2019年會減速放慢,預計會低於特朗普政府班子所定的3%的增長目標。

“在2019年,隨著企業投資以及政府採購增長的放緩,美國的GDP增速將會減慢到2.4%,”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主任霍爾(Keith Hall)表示。

“在2018年7月初,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完成這份經濟預測報告時曾經估計,美國在當時所實施的關稅提高措施,以及外國所採取的報復性關稅增加措施,對於美國的宏觀經濟影響並不會很大”,霍爾表示。

可是,美國《福布斯》雜誌(Forbes)發表的一篇針對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這份經濟預測報告的評論文章則認為,這份報告在出爐後的一個星期內,準確率高達97%,但一年之後,其準確率將降為82%,兩年後,其準確率將再次下降至58%,而到了三年以後,其準確率將跌至0%。

去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向來秉承“征了稅就花錢”的做法的民主黨,重新取得了眾議院(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的控制權。而這樣的選舉結果,被坊間廣泛認為是打擊了與“華爾街”(Wall Street)裡的投資巨頭所相對的一些小城鎮“商業街”(Main Street,指小城市或村鎮裡商店和零售商聚集的商業中心區)裡,亦即歸屬于普通勞動階層的小企業主和小投資商們的信心。

而在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裡達(Richard Clarida)表達了對未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憂慮之後,美元的權重也下跌了。

儘管如此,2018年,在美聯儲三次加息,以及美國經濟發展形勢健康蓬勃的促進之下,美元維持了相當強勁的表現。不過,有意見認為,本輪“牛市”行情已經接近尾聲。

全球需求減少,再加上美國生產量的飆升,導致了市場擔憂情緒的滋生蔓延。雖然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供應量將會有所縮減,但是仍舊未能打消市場上的這種憂慮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石油價格增長開始放緩。

市場對於未來的期望,很多都與上述的預估十分近似。總部位於洛杉磯的美國資本集團(The Capital Group),其經濟學家斯賓思(Darrell Spence)和弗蘭茲(Jared Franz)也作出了相似的預測。他們表示,美國經濟經歷了一場“馬拉松式”的連續增長時期,現在已經到了第九年,這是令人歡欣鼓舞的事情。

“減稅和增加政府開支刺激了經濟增長。企業的利潤大為提高,因此投資和開銷也相應增加。就業情況理想,所以消費者的花費支出也隨之提高了。經濟增長也許會帶來通脹進一步擴大的壓力,而這也增加了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斯賓思和弗蘭茲表示。

不過與此同時,斯賓思和弗蘭茲提醒:“由於各種刺激因素逐步消退,以及美聯儲收緊銀根的緣故,預期2019年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將會下降。”

市場預計,從現在開始直到2020年末的這段時期內,美聯儲將會逐步加息。斯賓思表示,在財政政策緊縮的時期內,除非聯邦資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低於美國十年期國債(10-year Treasury bond)的收益率,否則美聯儲的政策都不會被認為是達到了“嚴厲”的水平。

有證據顯示,美聯儲實施財政緊縮政策的步伐,可能會對經濟衰退將在多長時間後形成和發生起到影響作用,斯賓思指出:“美聯儲加息的速度越慢,那麼平均來說,形成和發生經濟衰退所需要的時間也會越長。”

美國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從整體上來說,是政治上和經濟上的不確定性。自從林肯1861年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國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過像目前這樣嚴重的分裂情形。現在的美國國內,有一半的人認為另一半人的選擇是不可接受的。而林肯任職美國總統時,美國國內的分裂是由於廢除奴隸制而造成的,這最終讓美國陷入了為期四年的南北戰爭。

雖然,從目前來看,美國還沒有發生像內戰這樣極端的情況,不過,美國現在已經出現了一個企圖扭轉趨勢的總統。自從1950年代以來,美國就在一直不斷地向左翼國家主義(statist)傾斜靠攏,並且這樣的趨勢一直通過國內的媒體、學術圈子以及現行官僚機構和制度維持著。而現在特朗普政府班子的“反國家主義”計劃,受到了當前依靠國家支持和養活的人群的抵制,這些既得利益者的抵抗力度和決心,甚至堪比軍事戰爭。

這種分裂和衝突,再加上貿易戰,對於美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前景無疑是毫無助益的。一些人認為,美國經濟目前的狀況,就像卡通角色“威利狼”(Wile E. Coyote)在動畫裡面的情形一樣------身體已經沖出了懸崖,但是仍然有一小段短暫的時間是停留在半空中的,不過接著身體便會陡然急劇下落,然後便是災難性的墜地。

未來,假如這種情況真的會發生的話,人們認為,美國會像“威利狼”一樣,在重重地跌到地面之後被震暈,不過仍然會爬起身來,步履蹣跚地走向復蘇和“再次偉大”(great again,指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即“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口號)的目標。

* - 表示必填寫
有些人認為,美國經濟未來的前景是由兩方面所決定的,一是目前控制權已經被民主黨奪回的眾議院,今後將採取何種政策方向,以及這種政策方向對投資者們的情緒將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你是否贊成這樣的說法?你認為還有什麼其他的因素需要納入考慮範圍?

* 訊息:

* 電郵:  

 

U.S. Trade Specia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