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appening in US

 

Eng

繁體

简体

美國消費者市場雖問題多多但仍穩居全球第一

最近幾個月,美國國內市場上一派蓬勃興旺。這是一個無論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都會認同首肯的事實,儘管這兩黨對於到底誰才是這種繁榮景象背後的最大功臣,仍存在著嚴重的分歧。

但是,這其中還有一個懸而未決的巨大問題:這派繁榮景象真的“靠譜”嗎?從航運業內來看,造成這種繁榮的原因非常明顯------這是人為干預的結果。中美兩國貿易戰的戰況十分激烈,刀光劍影,雙方互祭關稅,因此貨主們都趕著在進口關稅提高之前盡可能多地採購和進貨,貨運量也因此而急劇提高。

不過,隨著新年到來又過去,現在市場已經步入了淡季,環顧四周,一片淡靜。大家都像是在等待著,看不透未來的前景會有什麼變化,也不知道現在所面臨的境況,到底是會成為一種“新常態”,還是說貿易重新提振的拐點馬上就會到來。

墨西哥加入《美墨加貿易協議》或引發未知後果

《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議》(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Trade Agreement,USMCA),實際上就是改頭換面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如果說《美墨加貿易協議》與它的前身《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相比有什麼新鮮之處,那就是它注入了“靈活性”的精神。舊版協議由於名字中含有“北美”二字而在地理範圍上為自己設了限,而新版由於消除了這個限制,就可以更加靈活自由地增減成員。

曾經,面對著美國出產的奶制品和禽肉產品進口的不斷入侵,加拿大一度企圖用關稅來築起一堵高牆以進行抵抗,但結果卻徒勞無功。當時,只有墨西哥表態願意加入美國所提出的新版貿易協議,而媒體對雙方達成協議則是一片拍手稱快,儘管這個協議只是“美國-墨西哥貿易協議”。

不過,如果人們認為,新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沒有了加拿大,也不是什麼值得奇怪的事情,那麼,當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離歐盟的時候,各方是否也不應該覺得詫異呢?甚至,進一步推而廣之,加拿大國內以法語為主要語言的魁北克省(Quebec),如果脫離加拿大而加入歐盟成為一個成員國,也許還會令魁北克當地的民眾更為稱心滿意。

中美兩巨頭針鋒相對 貿易戰後果難以預料

中美貿易戰自揭開序幕以來,兩國就在一直不斷地互祭關稅,可是儘管如此,裝載著中國出口產品的集裝箱,還是在源源不斷地湧入美國各大港口。這著實讓一些人深感出乎意料,而同時也讓另一些人甚為灰心失望。

正如英國倫敦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2018年9月,美國對中國商品貿易的逆差在剔除季節性因素後,甚至還擴大了4.3%,達到370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9月份,美國自中國進口的商品總值錄得了8%的增幅,而對中國的出口貿易卻仿佛一潭死水,毫無起色。這已經不是一句簡單的“反常現象”就能夠解釋的了。在第三季度,美國的對華貿易逆差甚至從上年同期的930億美元,大幅攀升至1,060億美元。

中國至北美內陸貨物經蘇伊士運河及聖勞倫斯海道運輸前景受業內關注

從一開始,地處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國界的聖勞倫斯海道(St Lawrence Seaway,指一系列連通大西洋至北美五大湖的運河、船閘和航道,以聖勞倫斯河命名),就被認為是一把既可讓“美夢”實現也會讓“噩夢”成真的雙刃劍。它能夠為一部分人帶來財富,使他們繁榮昌盛,但同時也將奪走另一些人的財富,令他們衰敗式微。在因“噩夢”而惴惴不安的一方眼裡,聖勞倫斯水道的出現為加拿大蒙特利爾港(Port of Montreal)敲響了喪鐘。而1959年時,蒙特利爾港曾經是北美東岸除了紐約以外的最大港口。

蒙特利爾港坐擁優越的地理位置,位於聖勞倫斯河下游,也是連接北美內陸地區水路運輸網絡的“橋頭堡”。以前,聖勞倫斯河上位於蒙特利爾上游有一處名為拉辛激流(Lachine Rapids)的地方,水流非常湍急,除了船底平淺的小艇之外,其他類型的運輸船只均無法通過,因此,來往上游當地的貨物只能經由蒙特利爾港中轉進出口。後來在1820年代,全長10英里,寬度僅相當於四車道公路的拉辛運河(Lachine Canal)修建完工,貨物利用駁船運輸,成功繞過了拉辛激流這個障礙。這讓蒙特利爾人不由得擔心其港口的優勢已經走到了盡頭。

有趣的是,拉辛運河的名字“Lachine”,是法語“中國”(La Chine)的意思。16世紀時,為了尋找和開闢從法國通向西部海域,再由此前往中國的航道,法國探險家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踏上了航海之旅。不料,這位最終發現了加拿大的探險家,在沿著聖勞倫斯河航行時卻被急流所阻,探險計劃也因此擱淺,而急流所在的區域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城鎮,並得名“Lachine”,即“中國”。

 

U.S. Trade Specialists

Recent Issue

Intra Asia Trade

Dec, 2018

Mediterranean & Africa Trade

Nov, 2018

China Trade

Oct, 2018

Europe Trade

Sep,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