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巨头针锋相对 贸易战后果难以预料
美中美贸易战自揭开序幕以来,两国就在一直不断地互祭关税,可是尽管如此,装载着中国出口产品的集装箱,还是在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各大港口。这着实让一些人深感出乎意料,而同时也让另一些人甚为灰心失望。
正如英国伦敦的《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指出,2018年9月,美国对中国商品贸易的逆差在剔除季节性因素后,甚至还扩大了4.3%,达到37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9月份,美国自中国进口的商品总值录得了8%的增幅,而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却仿佛一潭死水,毫无起色。这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反常现象”就能够解释的了。在第三季度,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甚至从上年同期的930亿美元,大幅攀升至1,060亿美元。
而在截至9月份的2018年前三季度,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总额共计3,050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766亿美元也是显著增加。
根据美国零售业联盟(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NRF)和海运业研究咨询机构哈科特公司(Hackett Associates)在11月联合发布的《全球港口追踪》(Global Port Tracker)月度报告指出,由于美国国内的零售商为了赶在2019年1月商品关税提高之前大批进货的缘故,美国各个主要港口在进口货物量上均录得了不同寻常的增长。
“一般来说,往年的这个时候,进口量就已经明显回落了。然而今年到了现在,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令人吃惊的数字在一些指标上不断地刷新着。换作以前,这些数字都是足以打破纪录的”,美国零售业联盟的副总裁戈德(Jonathan Gold)指出。
“进口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的经济表现强劲,带动消费者的需求上升所致,而除此之外,美国零售商对于最新一轮的关税加征行动将会使商品税率翻倍的忧虑,这也是造成进口暴增的因素之一。如果这些产品当下就可以下单采购运过来的话,那没有理由要等到关税提高之后再购买。”
哈科特公司的创始人本·哈克特(Ben Hackett)指出:“特朗普总统与中国的贸易战,以及从2019年起还会推出新一轮商品关税加征措施的威胁,已经在美国掀起了一波进口的小高潮。商界都在忙着趁关税还没提高的时候尽量多采购些产品运回国内。我们现在所处的这种贸易环境,很显然是一个受到政治因素刺激的环境。”
11月的《全球港口追踪》报告中所有受调研的港口,在9月份一共处理了187万个20尺柜。截至报告发布时,各类港口数据已经完成官方统计并正式公布的最新结果便是截止到9月。这个吞吐量数字较8月份减少了1.3%,但是与上年同期相比却增加了4.6%。
不过,眼下这个貌似“一片大好”的形势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当以下两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一是,美国国内的零售商已经填满了他们所有的库存;二是,新一轮的商品关税加征措施正式落地执行,商品价格上涨,那么很有可能,甚至是确定无疑会发生的就是,进口量上将会出现一场补偿性的大跌。
《金融时报》也给出了与上述推断相类似的结论,并做了一些独家分析和解读。当前美国经济火力全开,疯狂地从中国采购产品,推动进口量额齐升,而关税提高所带来的额外成本,也已经因为人民币的贬值而被抵消。
与此同时,支持自由市场理论的共和党,失去了在美国众议院的控制权,被迫让位给持国家主义理念的民主党。这个消息给原先跟“打了鸡血”一样地一路狂飙的股票市场,浇了一盆冷水。可是还不仅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拿下了众议院多数席位的民主党,势必会更加不屈不挠地阻拦特朗普班子的施政计划,而这种观点和情绪将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为市场带来更多的“熊市”效应而非“牛市”效应。
假如,今后中国在贸易战当中将会取得越来越有利的位置,那么,未来市场出现低迷的可能性还会变得更大。而哪怕只是浮现出一丝轻微的蛛丝马迹,也会被精英分子、新闻媒体、学术圈子和政府部门用高音喇叭加以大肆宣传。更不用说,现在确实已经有迹象显示出,中国在贸易战之中是占据有利位置的。
马士基集团的行政总裁索伦·斯库(Soren Skou)就说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找到美国进口产品的替代品比较容易,可是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想要找到能替代中国进口货的产品就比较难了。”
不过,虽然目前的确有迹象表明中国可能会是这场贸易战的胜利者,但是也有意见认为,把赌注全都压在了中国一边的人要当心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大幅扩大,也许只是一个短期现象。如果未来中美两国仍旧无法达成协议,而美国此前的威胁也“说到做到”,也就是把加征关税的范围扩大到覆盖所有中国进口商品,而税率也会从先前的10%大幅提高至25%,则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将势必会显著收窄。
然而,尽管关税的因素在美国的贸易赤字扩大当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贸易逆差的这种增长表现,却很难全部归因于关税的问题,而这也让中美贸易战的后果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中国已经向美国提交了一份清单,列明其愿意考虑作出让步的领域,但是特朗普却表示,这份清单“不可接受”。虽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说过,贸易战之中“没有赢家”,不过,他也并没有释放出任何表明中国一方愿意作出进一步妥协的信号。
而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的态度也是坚定不移,绝不退让。在11月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上,彭斯表示:“在中国改变其做法之前,美国是不会改变方向的。”并且,彭斯还对习近平任内所推出的标志性战略计划------“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抨击,并提醒亚洲地区国家避免接受来自中国的贷款,因为这有可能会迫使这些国家在主权问题上妥协让步。
可以说,中美两国在寻求共识上所作的努力均以失败而告终。惹人注目的是,特朗普并没有现身本次APEC峰会,而是派出了副总统彭斯来参会。会上,彭斯与习近平两者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也令会谈的气氛变得十分紧张。而对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中国作为一个市场驱动型的经济体,而并非一个由国家支持的行业所主导的经济体来对待,美国所持的反对态度也是相当的坚决。
需要为本次峰会发布一份联合公报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彼得·奥尼尔(Peter O’Neal)表示,中美双方的巨大分歧,不仅损害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同时也让两国在寻找共同语言上变得近乎于不可能。
会上,习近平呼吁商界和政界领袖共同维护和促进自由贸易。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重要的发展、转型和变革,虽然经济全球化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大潮,但是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却为全球经济的增长蒙上了阴影。
而美国则认为,若是作为经济合作伙伴的话,自己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并且批评了中国的“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及侵略(aggression)做法”。此外,美国还表示,自身所寻求的是“协作而非控制”,同时也抨击中国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是在迫使穷国背上债务负担。
“我们不会让我们的合作伙伴深陷于债务泥潭当中,我们也不会对合作伙伴进行胁迫,或是损害他们的独立性”,彭斯说道,“美国的谈判与合作方式是公开的,也是公平的。我们所提供的不是‘一带一路’那样的‘束缚带’(constricting belt)和‘单行路’(one-way road)。”
对于“一带一路”计划让发展中国家债台高筑的指控,中国外交部予以了否认,表示并没有哪个国家因为与中国开展合作而陷入债务危机或是财务困难。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王小龙在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一场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为亚太地区内外的合作伙伴所提供的援助,受到了这些国家的热烈欢迎。”
美国政府已经对总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了关税。此外,特朗普班子还警告过,将会对新一批总值为2,67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如果威胁正式落实到行动,就基本上相当于所有由中国制造并出口美国的商品,都会被加征关税。
而中国的反制措施,则是对一批总值为1,10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包括了农业设备、大豆、电动车、橙汁、威士忌、三文鱼和雪茄等。
不过,在中美互祭关税的同时,习近平已经对未来双方矛盾和紧张态势的进一步激化与升级作出了警告。
“历史告诉我们,如果走上对抗的道路,无论是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都不会有真正的赢家”,他在APEC峰会的演讲中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