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appening in US

 

Eng

繁體

简体

墨西哥:一个贫困国家走向经合组织大国的历程

身为七国集团(Group of Seven)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成员国的墨西哥,一直以来都处于其他两位成员------美国和加拿大的阴影之下。不过,墨西哥实际上并不像外界所普遍认为的那样,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穷邻居”。

事实远非如此。无论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墨西哥都算得上是世界上一个主要的经济大国。其生活水平上甚至超越了中国,并且,在被认为是“富人俱乐部”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简称:经合组织)当中,墨西哥还拥有一席之位。

此外,在由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Forbes)所评比发布的“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Forbes Global 2000)排行榜上,墨西哥国内也有15家企业榜上有名。

墨西哥拥有5,280万的劳动力人口,而每年的人均收入为16,900美元,这是中国人均收入的两倍。而经合组织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两者各自的统计数据均显示,在工作的小时数上,墨西哥工人的排名为全球第一位。并且,墨西哥国内的失业率也是所有经合组织成员国之中最低的,仅为3.2%。

为了安全考虑:美国货车运输业改革面临难题

当前在西方世界,货车运输与除了货车运输以外的其他一切运输形式,包括铁路、驳船、近洋运输等方式之间,正在进行着一场较量。在人们的心目中,货车已经成了扰民噪音、难闻尾气的代名词。这些形象粗犷野蛮的“庞然巨兽”无处不在,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引起了民众的反感。

在美国工人阶层当中,女性工人的比例占据了47%,可是在货车司机这个行业里,女性的比例却只有6%。在许多电影里,驾驶货车都被塑造和美化成了在无尽宽广的大道上自由自在奔驰的形象,如《永不低头》(Every Which Way But Loose)、《追追追》(Smokey and the Bandit)、《硬小子》(White Line Fever)等等。

虽然,在电影的影响下,货车驾驶行业吸引了不少追求冒险刺激的年轻人,不过除了这个人群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人喜欢这个行当。尽管货车运输业为了社会的安定而服务着,但是却激起了诸多社会人士的不满,其中包括了各种工会组织、健康与安全的说客、本地行业保护主义人士、环保人士、女权主义人士以及监管部门等等。

从墨西哥到中国: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谈判策略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的谈判上“挥舞大棒”,而之所以这么做,据称是为了取悦他的支持者------绝大多数都是工人阶层,以巩固其政治基础。

此言固然不虚,但是真正的原因远不止如此。特朗普大放阙词,展开了一轮密集的“炮轰”,“火药味”里还弥漫着一股怀疑与不信任的气息,无论对谁他都不买账。没有了故作友好的惺惺作态,没有了假装融洽的圆滑手腕,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坦率而直截了当起来。

西方的新闻媒体早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等着特朗普做出些什么“惊人之举”。结果当然不出所料,特朗普的“狂言”一出,媒体界是“一片哀嚎”。而在他们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诸如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代表态度强硬,威胁将加征严厉关税和实施严格配额这样的新闻,不消片刻就传达到了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当中。

欧洲至北美的海运大圆航线能否重现往日辉煌?

最初,欧洲与北美之间有一条沿着地球表面弧线而航行、距离最短最经济的大圆航线(the Great Circle Route)。该航线从英国北部大陆出发,途径格林兰岛(Greenland)南部,然后驶进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St Lawrence River),开往蒙特利尔港(Montreal),并在这里正式展开内河航运的旅程。在蒙特利尔,货物会先经铁路或水路中转,然后再通过货车运输至介于美国纽约和芝加哥之间的一片内陆市场。

位于加拿大西岸的温哥华(Vancouver),自1970年代起就已经超越了蒙特利尔,成为了加拿大的第一大港口。这并不是说蒙特利尔从前曾经是北美地区一个主要的亚洲产品进口港,而现在被温哥华所取代,而是,影响全球航运市场的因素众多,发展的潮流趋势一直在不断变化,今天看似理所当然的做法,到了明天就不一定依然可行了。

1969年时,位于蒙特利尔下游250公里开外的魁北克市(Quebec)建设了一个集装箱码头,并且由加拿大太平洋航运公司(CP Ships)运营。而今天,随着下水的集装箱船运力越来越大,魁北克再度有了建设新码头的想法。早期,在旧式海运转为集装箱运输的“变革”当中,蒙特利尔曾经是带领整个加拿大迈向新潮流的领头羊。当时,蒙特利尔安装了加拿大的第一座岸桥,首次开展集装箱装卸作业时,所处理的是两艘500个20尺柜的组格式集装箱船(cellular containership)------“曼彻斯特挑战”号(the Manchester Challenge)和“曼彻斯特协和”号(the Manchester Concorde)。不过自此以后,时移世易,蒙特利尔往年的光彩已经逐渐褪去。

 

U.S. Trade Specialists

Recent Issue

Intra Asia Trade

Jul, 2018

Mediterranean & Africa Trade

Jun, 2018

China Trade

May, 2018

Europe Trade

Apr, 2018